
近些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每年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如果仅仅依靠相关部门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确实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2月30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意见》指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落实企业追溯管理责任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追溯为方向,加强统筹规划,健全标准规范,创新推进模式,强化互通共享,加快建设覆盖全国、先进适用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促进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指导思想;以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加强指导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形式多样与互联互通相结合,促进开放共享,提高运行效率,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创新治理模式,保障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为基本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多方参与、挖掘价值、完善制度,争取到2020年,追溯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体系得到完善,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国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追溯信息互通共享,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意识显著增强,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比例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这一《意见》对于生产者、消费者、监督者而言均具有巨大意义。对企业而言,可追溯体系可有效追溯食品源头,分清各生产环节的责任,对提高食品安全可信度和企业竞争力有利;对政府而言,有利于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并可打破贸易壁垒,扩大我国食品的国际贸易。分析师姚磊表示,希望我国可尽快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整合分散的生产方式,提高规模化,逐渐行成完善的现代食品供应链,并通过大企业建立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