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知识 » 正文

繁殖期母猪疾病的综合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05  浏览次数:21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化的不断发展,生产者对母猪的关注越来越多。繁殖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好坏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化的不断发展,生产者对母猪的关注越来越多。繁殖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好坏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

繁殖期母猪疾病的综合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疾病发生概率

首先,宽敞明亮、干燥通风的猪舍不仅可以减少母猪的发病情况,还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有利于母猪发情。其次,根据繁殖期不同阶级母猪的生理需求,适当调整猪舍内温湿度,减少母猪的冷热应激。第三,定期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第四,提供营养均衡、配比恰当的饲料。

2繁殖期母猪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2.1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2.1.1病因及症状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又称蓝耳病,是由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繁殖期母猪感染该病后,导致早产、流产,产下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过程。

2.2.2防治

该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建立严格有效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使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对繁殖期母猪进行血清学监测。一旦母猪感染此病,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在母猪群中蔓延。此外,母猪定期接种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2.2猪伪狂犬病

2.2.1病因及症状

该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它能引起母猪的不孕和流产,仔猪在母猪体内早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感染该病后,通常导致母猪不发情,或者母猪在配种后迟迟不能怀孕,而对于已经怀孕的母猪来说,通常导致流产,产下死胎以及造成呼吸系统疾病。

2.2.2防治

主要防治措施是做好日常的隔离和消毒工作,保证养殖场所的干净卫生,同时,定期为母猪接种疫苗,一般在母猪10周龄时首次接种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14周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6月龄后每隔4个月接种一次,从而形成长效的保护机制。

2.3流行性乙型脑炎

2.3.1病因及症状

该病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传播媒介主要是蚊虫,在温暖的季节多发。感染该病后,母猪繁殖过程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多次配种不孕的情况,妊娠母猪感染此病后会突然发生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和弱胎,母猪无明显异常表现,同胎也见正产胎儿。

2.3.2防治

该病无有效治疗方法,一旦确诊最好淘汰。注意做好死胎儿、胎盘及分泌物等的处理;加强驱灭蚊虫,注意消灭越冬蚊。对于流行地区的猪场,应在蚊虫开始活动前1-2个月,对4月龄以上至两岁的母猪,接种乙型脑炎弱毒疫苗,次年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可达3年,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3细小病毒病

3.1病因及症状

该病由猪细小病毒引起,主要影响繁殖,表现为胚胎和胎儿感染和死亡,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表现为胚胎死亡或胚胎被吸收,母猪不孕以及不规则地反复发情。怀孕中期(50-60天)感染,胎儿死亡并形成木乃伊胎,怀孕后期(60-70天以上)胎儿具有自免疫能力,故能抵抗病毒感染,大多数胎儿可存活,但长期带毒。

3.2防治

使用疫苗是公认的预防猪细小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在生产上猪每次配种前都进行免疫,这样能够给母猪提供坚强的免疫力,可使用灭活油乳剂苗两次注射,可不受体内已存在的抗体的干扰。此外,引种时要严格检疫,做好隔离及饲养管理工作,对于病死猪只及污物场地,要进行严格消毒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4钩端螺旋体病

4.1病因及症状

该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母猪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会表现出发热及无乳。妊娠不足4~5周的母猪感染钩端螺旋体后4~7天会发生流产和死胎,流产率高达20%~70%。怀孕后期的母猪感染后会产弱仔,仔猪站立困难,不会吸乳,1~2天左右死亡。

4.2防治

防治措施主要是对猪舍的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带菌猪。做好灭鼠工作以防止水源、饲料和环境受到污染;同时禁止饲养犬、鸡、鸭等。此外也可用灭活菌苗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2021114562号
国联商务网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