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知名的油茶之乡,近年来,我市将油茶作为富民强市、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来抓,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围绕“建设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县(市)”目标,大力推进油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全市种植面积已扩展至100万亩,年产茶油1.13万余吨,成为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试点县(市)、全国唯一油茶生物产业基地,“常宁茶油”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全国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茶油产品,常宁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森林经营认证(CFCC)的县(市)。
我市坚持多元投入,拓宽产业融资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含量。该市财政设立油茶产业发展基金,整合10余项涉农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近三年市财政投入油茶产业建设资金达6000余万元;组建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开展林地流转、交易和抵押贷款等服务,发放油茶林权抵押贷款余额5500万元,发放油茶贷款2100万元;为打造油茶产业品牌,建立健全油茶产业“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支撑体系,推广油茶标准化栽培,逐步实现机械化操作。我市还多次与省林科院、中南林科大、省农大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制订油茶生产和茶油产品质量两大标准。先后引进培育湘林、长林、华系等70余个优良品种,采用“市场+销售”模式,让茶油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同时,我市抓好油茶产业链条延伸,着力打造油茶知名品牌。突出抓好油茶标准化生产,引进湖南殷理基农林有限公司、中联天地、鸣天科技、西施科技等规模油茶开发企业,投入资金10多亿元。近日,我市还发布了全省首个茶油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常宁茶油》,进一步规范油茶种植、生产技术和品质管控,加强“常宁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要把油茶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利器,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市委书记刘达祥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以专业合作联社、“公司+农户”联合经营、大户承包经营、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共存的产业扶贫格局。目前,全市已有21家规模油茶开发企业、30多家专业合作社、350多家种植大户,流转林地48.7万亩,带动近10万农民参与基地建设,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乐胜表示,我市将着力做响“常宁茶油”品牌,建成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县(市),到2025年,实现“五个一”的目标”,即打造一个百万亩油茶生物产业基地、做响一个公用油茶品牌、建成一个油茶交易市场、扶持一家油茶企业上市、实现一百亿油茶年产值。( 吕小宝 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