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北岭镇朱厂村的8424西瓜大棚内,张学习正和果农们交流嫁接、种植技术。去年,他通过西瓜种植,年收入达16万元。自去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后,他转变了种瓜的思路,改善了种瓜的技术。今年他种植的西瓜已经坐果,下个月就能上市。张学习算了一笔账,按今年的行情,去除成本,每亩地能赚6000多元。如今的张学习,已成为8424西瓜种植的科技示范户和带头人。
随着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探索,我国涌现了一批像张学习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各领域,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才振兴的突出亮点。从近日召开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培训班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获悉,今年我国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缓解“缺人”现象。
把握培育工作新形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产业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重在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这样一批人才,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骨干,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小农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制度建设、队伍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近两年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在培育制度建设、培育体系构建、模式方法拓展、职业农民作用发挥、产业扶贫支撑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与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培育工作仍处于开局起步阶段,困难与挑战仍十分艰巨。他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长期城乡融合发展不充分,人才虹吸效应持续作用,乡村振兴“缺人”现象尚未根本扭转。据近两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从业人员从4.78亿减少至3.14亿,10年间减少1.64亿人,乡村人口总体呈现净流出趋势,而且流出的人口多为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导致农村劳动力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质量也持续下降。
其次,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尚未根本改观,现代农业发展仍未完全转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务农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的基本现状未根本改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1.8%,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目前,全国高职院校中农科专业招生比重仅占1.68%,中等职业学校中农科专业招生比重仅占6.29%,农业职业院校农科专业招生比重呈下降趋势,传统种植专业多数已停止招生,支撑乡村发展的人才流入渠道面临断流的危险。
再其次,一些地方重视程度不够,以单纯培训代替系统性培养,一定程度制约了培育效果。目前,仍有一些地方还未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总体性规划或指导意见,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摆到农业农村经济全局中谋划,政策措施不实,满足农民实际需求的教育培训模式和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最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体系有待健全完善,全面的职业农民制度尚未有效建立,激发农民学农、爱农、兴农的制度体系还需不断完善。
“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发展中的问题,有的属于政策取向的问题,还有的属于工作重视程度的问题。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思维,在认识上高度重视,在措施上瞄准症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张桃林表示,要把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压舱石”。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出部署,这是近年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既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要求,也为推动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任务就是建制度、强队伍、提效能、夯基础。”张桃林表示。
在建制度方面,要创新政策体系,推动职业农民制度建设。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增加乡村振兴战略制度供给的重要方面,对于促进各地发展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意义重大。职业农民制度性质定位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补充完善,是畅通城乡间人才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性安排,目的在于留下、吸引、储备更多高素质劳动者投身农业。制度框架要充分体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导向,能够明确职业属性和分类,建立完善的职业认定体系,畅通能力提升通道,推动创业就业支持到位、保险福利水平到位、制度实施保障到位。
在强队伍方面,要创新工作思路,壮大职业农民队伍。要坚定长期性基础性战略定位不动摇,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建立专门政策机制,不断发展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坚持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养储备一批的发展思路,完善培育制度,强化培育体系,提升培育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坚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分层分类抓培育、建队伍。
在提效能方面,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质量效能。要把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起来,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目标已经明确,当前要在加强需求调研和内容设置、提升培育针对性上下功夫,要在加强过程管理和标准建设、突出培育规范性上下功夫,要在加强政策扶持和延伸服务、提高培育有效性上下功夫。
在夯实基础方面,要创新培育手段,夯实基础条件。要推进职业农民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落地对接、推广应用和拓展开发。鼓励开展职业农民在线学习、在线服务试点,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线上培育,将在线学习费用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列支范围。加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围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保等为职业农民量身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开设便捷易学在线课程。积极组织农业科研院校专家、教师和农技推广人员上线服务,探索农业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通过在线服务职业农民获取相应报酬的激励措施。
围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培育工作
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补助资金20亿元,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重点,根据乡村振兴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分层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
张桃林表示,今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强化统筹、协同推进。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政府公共服务考核体系。按照农业农村部门新的职能要求,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争取财政、发改委、教育、人社等部门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胆探索,创新实践,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承担培育任务,形成多部门协同、多资源聚合、多力量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强化重点引领,发挥示范效应。要继续抓好整省、整市、整县示范推进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为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奠定实践基础。要实施好万名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带头人、万名种粮大户、万名果菜茶种植大户、万名畜牧养殖大户培育工作,抓好8个省市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和8个省市新型职业女农民试点培训。要继续抓好一批示范培育机构、实训基地、优秀教师、精品课程和优质教材的建设。
强化支持服务,促进全面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职业农民队伍管理,支持各地开展分级认定,鼓励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要加强职业农民队伍信息统计和入库管理,积极创设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引导土地流转、产业扶持、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要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院校协同推广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引导专家教授和农技推广人员,针对职业农民开展全周期跟踪指导和服务,鼓励地方组织职业农民跨省、出国考察交流,支持职业农民成立专业协会或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